“要围绕扶贫项目转、围绕基础设施转、围绕帮扶资金转,集中精力、精准发力,对扶贫项目开展全流程监督,突出产业发展立项、工程资金拨付和村干部、乡镇干部、驻村扶贫干部等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的监督,提高监督精准度。”通州区纪委党风室负责人在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督查时说道。
今年来,通州区纪委监委聚焦脱贫攻坚和监督第一职责,强化扶贫领域的监督检查,持续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围绕扶贫领域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制定了23个方面60项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让“蝇贪蚁腐”无处藏身、无所遁形,以立行立改的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今年来,共开展6次监督检查,发布专题通报4期,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1个。
同时,严格惩治不放松,充分发挥纪律审查标本兼治功能,坚决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进一步彰显了纪律的权威。截至目前,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1个,处理6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3人。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共排查出问题线索26件,建立管理台账,逐一对账销号。
在此基础上,通州区把问责作为倒逼责任落实的“利器”,在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黑手”的同时,对在扶贫工作中不务实不扎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干部严肃追责问责,以问责促担当。今年,通过信息比对软件,发现重复发放尊老金和向死亡户继续发放低保金、五保金、残疾人两项补助等问题线索279条,已立案查处直接责任人、分管领导共计15人,追缴资金7.555万余元,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上,我们要严格正风肃纪,在提高震慑上下功夫,通过对典型案例一律通报曝光、对失职失责的党委和纪委‘双问责’,打出了‘组合拳’的威力,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通州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态道。
今年以来,通州区纪委监委已经分四次下发专项工作《通报》,点名通报41家单位存在的走访不认真、收入情况统计不精准不全面、帮扶责任落实不扎实不到位、系统数据录入不完善、经济薄弱村扶贫项目进展慢等16个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分2批次公开曝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6件7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有力震慑。(陈姗姗)